路遥《人生》:人生之路选择多,最是坚守内心难


频道:教员必读 来源:【石家庄家教中心】 点击:380 日期:2023/6/18
《人生》出版后,确实感动了无数人,大街小巷,都燃起一股《人生》热。
两年后,被改编成同名电影《人生》,再次轰动全国。
今年,《人生》又被改编成连续剧《人生之路》,竟又一次大火,无数人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。
面对困难,在被命运狠狠地敲了一锤之后,高加林也曾痛苦,但他只能选择向前。
面对诱惑,高加林也曾迷失,他选择跟随诱惑,去走那看似更容易的路,但最后他付出了更大的代价。
人生之中,不管你选择什么,你都有路可走,你也必须走下去,因为人这一生,都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。
       天空阴沉沉的,仿佛随时都能滴出水来,大地在阴暗的云层下,沉默着,沉默着,等待着沉默中的一片惊雷。那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,悲欢成不了别人的故事,只能自己慢慢品味,这一出不知是苦是乐的人生戏剧,一直在上演,有人选择哭,有人选择笑,个人始终负载着个人的命运。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高加林,开完教师会后,匆匆离开学校,又匆匆进了村,最后匆匆入了家门。他的脸色也很阴沉,就像要下雨的天。今天,命运给了他一记重捶,企图将他捶倒在地,满嘴污泥,他的教师工作失去了,他不能继续教书了。可是,学校没有减教师,他也没犯什么事儿,书教得好好的,只是因为村里有权势的高明楼的儿子高中毕业了,没有考上大学,高明楼为了给儿子一份好工作,就让他去代替高加林教书。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,成了村里的教师,一边教书,一边对自己喜欢的文学深入钻研,已经小有所成,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文章。他虽然不鄙视农民,对农民的伟大和艰辛也一清二楚,可是他从来没有当农民的心理准备,哪怕他出身农民家庭,但他十几年努力读书,就是为了不像父亲一样当农民。
       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希望,也充满热情,然而,这希望一瞬间破灭了,高加林很愤怒,他想状告高明楼,可是父亲哀求他:你可千万不要闯这乱子呀。人家通天着哩。你告他,除了什么事儿也不顶,往后把咱扣掐死呀,你还嫩,招架不住人家的打击报复。母亲也哀求他:你告他,咱这家人往后就没活路了不仅不能告,往后见了高明楼,还要高加林笑着叫叔叔,又让高加林的母亲把家里茄子摘一筐送给高明楼。‘人活低了,就要按低的来。’情况如此,高加林只能哀嚎,“咱这人活成个啥了。”在父母的哀求下,高加林认命了,他选择了妥协,明知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了自己的工作,但他只能认命。人这一生,时时刻刻都在选择,就像萨特说的,人是人的选择造就的,然而,人生要紧的选择就那么几个。
        高加林的选择,决定了他接下来该做什么。他是家中独子,从小父母就没让他干过多少粗活,后来他成了教师,更没有好好种过地。然而,当不成教师了,他不能不拿起这一切,因为生活是严酷的,从来不会因为你不会就同情你,在家闲逛一个月后,高加林连纸烟都抽不起了,那天赶集,母亲蒸了一锅白馍,让高加林上街去卖。然而,当他真的拿着这一篮子白馍加入浩浩荡荡的人流中的时候,他还是后悔了,他立刻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乡巴佬,他的心难受得像被无数虫子咬。可他毫无办法,家里连买油的钱都没有了,他只能这样开始新的生活。他很想像街上叫卖的小贩一样卖馍馍,但自尊心使得他张不开口,他逃到阅览室里看报。时至中午,他才慌忙提着篮子,走出阅览室。馍是没法卖了,他决定回家,突然看见巧珍立在桥头,见他时便向他走了过来,要帮他卖馍。巧珍拿着一篮子馍,从加林的视线里,越走越远。再回来时,馍已经没了,取而代之的,是一条烟和一些钱。巧珍是村里最美的女子,一直喜欢加林,今天和加林的相遇,也是她精心设计的。以前,高加林是老师,她是农民,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他,因此就绝口不提。可现在,高加林成了农民,她一定要表明自己的心意。她说:“当农民就当农民,天下农民一茬人,不比人家干部活得差,只要有个合心的家庭,日子也会畅快的。”听了巧珍的话,高加林知道这是安慰他,心里觉得亲切,就半开玩笑地说:我上了两天学,现在要文文不上,要武武不下,当个农民,劳动又不好,将来还不把老婆娃娃饿死呀”巧珍深情地说:你要是不嫌弃我,咱们两个一搭过,你在家里待着,我给咱上山劳动,不会叫你受苦的她把自己的心意全说出来了。爱情突如其来,高加林不知所措,但他也被巧珍感动了,他们在黑夜里一起走回家,一起品尝初吻的甜蜜。他们的生活,都因这爱情的到来,有了巨大的幸福,他们在庄稼地里约会,手拉手,心连心。生活会给你突如其来的打击,可也会给你安排预料不到的惊喜,只要你真的用心生活,就总会发现生活的美丽。
       高加林接受了自己成为农民的现实,他扛起锄头,一身农民的打扮,走进地里。第一天上地,他两只手就被磨出了血,但他还是拼命地挖,他想,一开始就把最苦的都尝了一个遍,以后就什么苦都不怕了。在最苦的时候,巧珍的爱情安慰着他,使他知道,自己不该那样害怕在土地上生活。一段时间后,他变得像一个农民了,说话不再咬文嚼字,变成了地道的农民语言,他也会说粗鲁话了,还会和妇女们开玩笑,他穿衣服也不那么讲究,该洗就洗,该换就换。他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,习惯了各种艰苦,也渐渐习惯了农村的闭塞和落后,但命运的天平再次发生偏转,高加林的叔叔转业回到本地工作,成了劳动局长。没多久,高玉德那个当兵走了几十年的弟弟回来了,而且成了大官,全村的人都来看“大干部”。高加林的命运,再次发生了改变,为了讨好“大干部”,原先撤了加林工作的人,又给加林安排了新的工作,让他当通讯干事,就是记者,是正式的国家干部,在县委大院工作。对于一个种地的农民来说,这简直是一飞冲天。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事,但他选择接受,对于一个被命运捶打过的人来说,这样的机会太具有诱惑力了。此时的高加林,想抓住一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,他不想当农民,想出人头地,但他忘了:“命运的所有礼物,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”。他选择接受这份代价未知的礼物,也必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。进城之后,高加林好几天都不能平静下来,他太高兴了,因为他意识到,这次进城,他将不再是过客,而即将成为城里的一员。此时,他踌躇满志,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。
      有句话说: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,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,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。有些路,一步错了,可能就需要用很久去偿还,幸好,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就像萨特在《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》中所表面的那样,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。
------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。

编辑者:【石家庄家教中心】http://www.sjzjjzx.cn)